document.write('
')

血脂异常后,9大危害如何处理?一文理清!

  发病机制、治疗原则、药物选择、临床误区老师都讲清楚了

  血脂,这一临床医生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指标。因其与众多疾发病的风险相关,治疗却层层分级十分繁琐,一直是临床工作的一个重难点。

  对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内科刘友斌老师与医学界特别制作了一期《血脂基础知识及指南解读》课程,带你快速理解血脂异常的病生机理及诊疗原则。

  扫码立即看课

  一、血脂的基础知识回顾

  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它不溶于水,必须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

  胆固醇:

  可外源性来源于小肠对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也可内源性来源于肝脏及小肠细胞的合成。其去路为经组织细胞的再利用和肝脏的代谢分解。它可以形成胆酸、构成细胞膜、合成激素,过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甘油三酯:

  可外源性来源于小肠中吸收的油脂,也可内源性来源于肝脏的合成。其去路为组织细胞的利用和肝脏的代谢转化。它可以贮存和提供能量、维持正常体温,过高可能导致胰腺炎。

  脂蛋白分为CM(乳糜微粒)、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IDL(中间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Lp(α)(脂蛋白α),其特性与功能见下表。

  表1 脂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二、血脂异常的危害

  LDL-C、TG升高,HDL-C降低等血脂异常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急性胰腺炎等众多疾病的发病风险,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

  ASCVD包括以下疾病:

  ①心肌梗死或其他类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②冠状动脉其他动脉血运重建;

  ③短暂脑缺血发作;

  ④缺血性卒中;

  ⑤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含踝臂指数

  ⑥其它明确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粥样硬化、继发于动脉粥样硬化的主动脉瘤、颈动脉斑块且管腔狭窄≥50%。

  三、血脂异常的诊断

  为了更好地预防血脂异常造成的疾病风险,并指导降脂治疗的启动时间与治疗方式,临床上评估血脂结果,需要先排除继发因素,然后结合病人的基础状况进行ASCVD危险分层,确定治疗的目标值,如果达标则观察为主,不达标则启动降脂治疗。

图1 血脂诊断流程图

  高脂血症带来的9大并发症有哪些?具体的药物治疗措施请移步课程观看,刘老师也将为大家讲解上述流程图的细节。

图2 高血脂症的并发症

  四、血脂异常的治疗

  降脂药物怎么用?5大原则:首选药物?甘油三酯偏高时选何药?LDL-C降低目标值到底是多少?……

  课程还将分享常见降脂药及其作用机制,如依折麦布、他汀、PCSK9、贝特、树脂类。6大临床注意事项:看血脂不能单纯关注血脂水平,一定要结合基础疾病做危险分层,根据各层级的治疗目标值进行评估。HDL-C越高越好吗?男女性数值警戒线在哪?以及TG不能被忽略的原因是什么……

  零基础掌握血脂知识

01

  讲师介绍

  刘友斌 主任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后

  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导专家

  《临床内科诊治技术》主编

  《中国血脂学》副主编

  零基础掌握血脂知识

02

  你将收获

  ·血脂相关疾病机制·诊断流程1图get·5大治疗原则·5种药物使用方案·6大临床误区·指南怎么说?

  零基础掌握血脂知识

  03 课程亮点

  疾病危险分层一览

上一篇:搜狐视频举办“科学除夕夜” 专家称移民火星可能是 50 年后
下一篇:【最新】兔形目和啮齿目有什么关系?兔形目起源于恐龙时代?这些关于“兔”